中国建材信息总网-中国建材行业权威的信息资讯平台

注冊
十四五規劃
您當前所在位置:

北京發布民用建筑節能降碳工作方案暨“十四五”時期民用建筑綠色發展規劃

來源:北京市發展改革委,北京市發展改革委、中國建材信息總網  撰稿人:  發布時間:2022年12月23日 瀏覽:
摘要:

為推動北京市建筑領域綠色低碳轉型,12月20日,北京市發布民用建筑節能降碳工作方案暨“十四五”時期民用建筑綠色發展規劃。規劃要求,實現民用建筑能耗強度及碳排放強度雙降。

  為推動北京市建筑領域綠色低碳轉型,12月20日,北京市發布民用建筑節能降碳工作方案暨“十四五”時期民用建筑綠色發展規劃。規劃要求,實現民用建筑能耗強度及碳排放強度雙降。

  規劃同時明確,到2025年,新建居住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二星級及以上標準,新建公共建筑力爭全面執行綠色建筑二星級及以上標準,新建建筑中裝配式建筑比例達到55%,新建建筑綠色建材應用比例達到70%,累計推廣超低能耗建筑規模力爭達到500萬平方米,力爭完成公共建筑節能綠色化改造3000萬平方米,實施建筑光伏裝機容量80萬千瓦。

  以下為方案全文:

北京市民用建筑節能降碳工作方案暨“十四五”時期民用建筑綠色發展規劃

  為推動本市建筑領域綠色低碳轉型,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印發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的通知》(建標〔2022〕53號)、《北京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北京市碳達峰實施方案>的通知》(京政發〔2022〕31號),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總體思路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北京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落實市委市政府碳達峰、碳中和工作要求,優化用能結構,提升能效水平,轉變建造方式,提高建筑品質,倡導行為節能,全面促進民用建筑綠色化、低碳化、智能化,在全國建筑領域碳達峰碳中和行動中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為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貢獻力量。

  (二)基本原則

  科技引領,安全適用。強化科技創新在建筑領域綠色發展中的支撐引領作用。確保建筑領域能源安全,推動節能低碳適用技術廣泛應用。

  統籌謀劃,系統推進。堅持政府統籌,強化頂層設計,處理好發展和減排、整體和局部、短期和中長期的關系。突出系統觀念,在建筑全產業鏈貫徹綠色發展理念。

  屬地主責,部門聯動。落實各區政府民用建筑節能降碳工作主體責任,強化各相關主管部門聯動,齊抓共管,形成合力。

  全民參與,共治共享。構建黨委領導、政府主導、市場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現代治理體系,形成人人參與、人人盡責的良好局面,讓人民群眾共享節能降碳發展成果。

  (三)發展目標

  ——2025年工作目標

  實現民用建筑能耗強度及碳排放強度雙降。進一步強化科技創新驅動、優化調整能源結構、完善綠色建造體系、提升建筑品質、推進既有建筑能效提升、創新治理模式。到2025年,新建居住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二星級及以上標準,新建公共建筑力爭全面執行綠色建筑二星級及以上標準,新建建筑中裝配式建筑比例達到55%,新建建筑綠色建材應用比例達到70%,累計推廣超低能耗建筑規模力爭達到500萬平方米,力爭完成公共建筑節能綠色化改造3000萬平方米,實施建筑光伏裝機容量80萬千瓦,新增熱泵供暖應用4500萬平方米,力爭基本完成全市2000年前建成的需要改造的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任務。倡導生產生活方式向綠色低碳轉型。

  ——2030年預期目標

  到2030年前,建筑領域碳排放強度保持下降趨勢。綠色低碳建筑的政策體系、產業體系、標準體系、評價體系初步形成。新建建筑中裝配式建筑比例進一步提高,并按照綠色建筑二星級及以上標準建設,符合條件的建成超低能耗或近零碳排放建筑。持續推進既有民用建筑節能綠色化改造。綠色低碳發展的局面初步形成。

  二、“十四五”時期重點工作任務

  (四)強化科技創新驅動

  1.開展關鍵技術科技攻關。開展民用建筑節能降碳及實現碳中和的技術路徑研究,組織碳中和技術專項攻關,構建零碳建筑技術體系,開展綠色建造、智能建造、智慧運維研究。制定北京市“十四五”時期住房和城鄉建設科技發展規劃。研發高性能圍護結構新材料、新技術和新工藝。研究提高太陽能光伏、光熱系統能源轉換效率,研究光儲直柔技術,研究可再生能源與建筑一體化應用。研究更高能效的用能設備設施,推進供暖、通風、空調、照明系統和建筑相關產品能效提升。研究既有建筑超低能耗改造整體解決方案。在低層和多層建筑中,開展近零能耗建筑研究。(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2.完善節能降碳標準體系。強化標準引領,做好標準更新和配套計價標準編制。加快制修訂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農宅抗震節能設計標準、超低能耗公共建筑設計標準和民用建筑能耗指標等節能降碳標準。(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發展改革委、市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3.開展可持續建筑試點。組織可持續建筑技術研究并開展試點。通過試點實踐,提煉總結形成包括設計、施工、運行、維護在內的一體化技術標準,并配套形成政策制度體系,提升建筑品質,延長使用壽命,減少建筑全生命周期能源與資源消耗。(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市發展改革委,各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4.推動區域示范。推進城市副中心開展“近零碳排放示范區”建設,通州區試點推廣碳中和示范項目。推動城市副中心、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未來科學城等重點功能區創建綠色能源示范區。弘揚冬奧碳中和遺產,持續推進冬奧場館可持續利用。(城市副中心管委會、市重大項目辦、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中關村科學城管委會、未來科學城管委會、懷柔科學城管委會、臨空區大興管委會,相關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5.加快信息化建設。推動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5G和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加速向建筑領域融合滲透。整合現有數據資源,實現信息共享、互聯互通。推廣建筑信息模型(BIM)在勘察、設計、施工和運營管理等多場景應用。開展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礎平臺建設,構筑全空間、全要素、多精度信息模型。將基本建設項目立項、規劃、設計、建材供應、施工、交付、運營管理全流程全鏈條信息以及建筑水、電、氣、熱消耗量和建筑使用者信息等建筑各類數據納入房屋大數據平臺。(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市城市管理委,各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6.推動建筑用能電氣化。科學推動以電代氣,研究推進炊事、生活熱水與采暖等建筑用能電氣化;研究建筑內用能系統電氣化和推廣使用高能效設備技術路徑。(市城市管理委、市發展改革委、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市商務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電力公司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優化調整能源結構

  7.提高綠色電力應用比例。加強區域協作和市級統籌,提升綠色電力供應、消納能力,切實減少碳排放。2025年按全市外調綠色電力力爭達到300億千瓦時計,實現民用建筑能耗強度及碳排放強度雙降。(市發展改革委、市城市管理委、市住房城鄉建設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8.提高供熱系統效率。大力推廣供熱計量和末端智能化控制,提倡新建建筑分戶采暖,提升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應用水平,提升供熱系統能效。通過供熱能源結構調整和供熱系統熱源及管網改造,到2025年,單位建筑面積供熱能耗下降10%左右,可再生能源供熱面積占比達到10%以上。對已經達到使用年限的燃氣壁掛爐,鼓勵業主及時更新為高效低碳綠色設備。(市城市管理委,各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9.推廣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新建建筑應設置太陽能光伏或光熱系統,因地制宜推廣熱泵技術。倡導新建建筑實施光伏、光熱建筑一體化,實現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使用。鼓勵具備條件的城鎮既有建筑加裝太陽能光伏系統。鼓勵以專業運維方式推廣使用光伏系統,研究業主與運維單位利益分享的市場推廣機制。城鎮建筑新增光伏裝機容量40萬千瓦,新增熱泵供暖應用4500萬平方米。(市發展改革委、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市城市管理委、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機關事務局,各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完善綠色建造體系

  10.新建建筑全面落實節能設計標準。通過施工圖設計文件事中事后抽查、日常質量監督、建筑節能專項檢查和專項驗收,嚴格貫徹落實《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和《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等相關標準。(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發展改革委,各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11.推進綠色施工。完善工程項目綠色施工評價體系,到2025年,綠色施工技術全面應用,大型項目全面達到國家規定的綠色施工評價優良標準。充分發揮“安全文明樣板工地”“綠牌工地”引領示范作用。開展智慧工地建設,推動建造過程綠色化、工業化、信息化。(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各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12.推廣綠色建材應用。發展安全耐久、節能低碳、性能優良的綠色建材,加快推進綠色建材認證和推廣應用,建立綠色建材造價信息發布機制。加快推進建材綠色供應鏈建設,完成建筑砂石綠色基地建設目標。在政府投資工程、重點工程、市政公用工程、高標準商品住宅等項目中,在符合相應標準和政府投資成本控制要求的基礎上,優先采用綠色建材,逐步提高綠色建材應用比例,到2025年,新建建筑綠色建材應用比例達到70%。(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市場監管局、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市發展改革委,各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13.加強建筑廢棄物資源化綜合利用。實行建筑拆除、建筑廢棄物資源化利用一體化管理模式,大力推行建設工程建筑廢棄物減量化,開展建筑廢棄物資源化綜合利用。大力推廣建筑廢棄物再生產品,政府投資工程及其它公共設施建設項目應按規定選用建筑廢棄物再生產品。推動裝修廢棄物資源化回收再利用。(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城市管理委、市發展改革委、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各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七)提升建筑品質

  14.建設高星級綠色建筑。新建建筑執行綠色建筑一星級及以上標準,新建政府投資和大型公共建筑執行綠色建筑二星級及以上標準,城市副中心新建公共建筑執行綠色建筑三星級標準,核心區新建建筑執行綠色建筑三星級標準。鼓勵“三城一區”、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和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平原新城、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等重點區域建設綠色生態示范區和綠色建筑高星級項目。到2025年,新建居住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二星級及以上標準,新建公共建筑力爭全面執行綠色建筑二星級及以上標準。建成一批高質量綠色建筑示范項目。(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市發展改革委,各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15.提高裝配式建筑比例。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嚴格執行裝配式建筑技術標準及規范;強化系統化集成設計,提高裝配式建筑設計質量;夯實標準化生產基礎,形成標準化、系列化的構件和部品部件生產和供應體系。到2025年,新建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達到55%。(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市發展改革委,各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16.推廣超低能耗建筑。建立健全本市超低能耗建筑政策標準體系,加快推動超低能耗建筑技術創新和降低成本。在城市副中心開展超低能耗建筑示范,到2025年新增100萬平方米,探索通過貼息等方式鼓勵其他區支持社會投資建設超低能耗建筑。在商品住宅建設中鼓勵實施超低能耗建筑,在“三城一區”、臨空經濟區等重點地區和功能園區推動實施超低能耗建筑。到2025年,全市累計推廣超低能耗建筑規模力爭達到500萬平方米。(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市發展改革委、市民政局、市教委、城市副中心管委會及相關管委會,相關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17.推進建筑全裝修應用。新建建筑全面實施全裝修成品交房,提高裝配式裝修在保障性住房、商品住房和公共建筑中的應用比例。研究菜單式全裝修實施方案,積極推廣標準化、集成化、模塊化模式,加快智能產品應用,推動優質優價和品質提升,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提升整體衛浴、集成廚房、整體門窗、輕質墻板系統等集成化部品部件配套能力,逐步形成標準化、系列化的供應體系。引導既有建筑裝修改造采用裝配式裝修。(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市發展改革委,各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18.推動農村建筑節能降碳。持續推進抗震節能農宅建設,不斷提升農宅節能宜居水平,加快推進綠色農宅、裝配式農宅、超低能耗農宅建設。加大太陽能光伏、光熱等應用力度,推動零碳農宅試點。力爭在農村地區推廣光伏裝機容量約40萬千瓦。(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發展改革委、市農業農村局、市規劃自然資源委,相關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八)推進既有建筑能效提升

  19.實施老舊小區改造。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力爭基本完成全市2000年前建成的需要改造的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任務。(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發展改革委、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市城市管理委、市民政局、市國資委、市殘聯,各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20.推進公共建筑節能綠色化改造。結合城市更新、建筑功能調整升級和老舊樓宇改造,推動公共建筑節能綠色化改造。明確市、區兩級和重點功能區改造任務。推進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開展公共建筑節能綠色化改造。到2025年,全市力爭完成公共建筑節能綠色化改造3000萬平方米。(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機關事務局、市商務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教委、市衛生健康委,各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21.強化公共建筑運行節能管理。強化建筑能源資源消耗統計,研究重點公共建筑電耗限額管理轉向全能耗定額管理,加強超限額建筑監管。對限額管理之外的建筑,加強節能降碳指導和技術服務,促其提升運行管理水平和精細化管理能力。推廣公共建筑智慧運維。開展公共建筑能效評估工作。(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發展改革委,各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九)創新治理模式

  22.用好土地出讓政策工具箱。通過“房地聯動、一地一策”會商機制,將項目節能降碳和綠色發展最低要求納入用地及規劃條件;將競高標準建設方案作為土地競拍政策工具,引導企業建設高品質商品住宅。(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各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23.發揮政府固定資產投資建設項目的示范引領作用。在機關、學校、醫院、文體館、科技館等固定資產投資建設項目中推廣超低能耗建筑、裝配式建筑、高星級綠色建筑、可再生能源應用,強化節能運行管理,推進節能綠色化改造,發揮節能降碳的示范引領作用。(市發展改革委、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機關事務局,各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24.完善熱計量收費制度。集中供熱的公共建筑實行熱計量收費制度。探索更利于居住建筑節能的供熱收費模式。(市發展改革委、市城市管理委,各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25.推進合同能源管理。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節能改造,在改造中推廣合同能源管理、能源費用托管服務等模式。(市發展改革委、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機關事務局,各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26.推動建筑電力需求側管理。激勵和引導本市大型公共建筑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助力構建虛擬電廠,促進建筑節能降碳。(市城市管理委、相關區政府、市電力公司按職責分工負責)

  27.拓展綠色金融服務模式。加大財政、金融支持力度,完善綠色金融體系,支持高星級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超低能耗建筑、既有建筑節能綠色化改造和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等重點工作任務的實施。積極發揮市場作用,探索由金融機構、市場主體等成立綠色發展基金,支持民用建筑節能降碳工作。(市金融監管局、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北京銀保監局,各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28.創新交易機制。研究超能耗限額公共建筑差別電價實施方案。研究碳交易、用能權交易等制度,促進管理節能,降低能耗強度。(市發展改革委、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生態環境局,各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29.倡導行為節能。推廣節能低碳節水產品,鼓勵選用綠色建材、家具、家電。號召全社會從“節約一度電、節約一滴水”做起,空調、電視機、電腦等家用電器不用時應關閉電源。踐行綠色低碳生活,提倡夏季空調調高一度。(市委宣傳部、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發展改革委、市城市管理委、市商務局、市水務局、各行業主管部門,各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30.開展評優評先活動。開展建筑節能降碳先進單位、家庭和個人以及優秀項目的評選,并納入到首都生態文明獎、北京市節能減排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評選表彰范圍。推動生產生活方式綠色低碳轉型。(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委宣傳部、市生態環境局、各行業主管部門,各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保障措施

  (十)加強組織領導

  在北京市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的組織領導下,北京市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北京市建筑節能聯席會議辦公室按職責分工負責。要科學制定民用建筑節能降碳年度工作目標任務,開展考核評估,將考核評估結果納入對區政府和市級行業主管部門的績效考核體系,做好節能降碳工作后評估。(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發展改革委、市生態環境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一)完善資金支持政策

  設立建筑節能降碳專項資金,以財政獎勵或補貼撬動社會資本投入。研究制定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超低能耗建筑、公共建筑節能綠色化改造、農宅抗震節能改造、老舊小區改造、綠色建材等建筑綠色發展財政資金支持政策。制定“十四五”時期光伏發電補貼政策。具備條件的公共機構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進行節能綠色化改造的,改造后節約的資金,在合同期內財政部門不予核減,可專項用于支付節能服務機構的服務費用。(市財政局、市發展改革委、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農業農村局、市機關事務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二)研究制定《北京市建筑綠色發展條例》

  圍繞規劃建設、運行改造、技術應用和激勵措施等開展立法研究。加快研究立法配套政策。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建筑領域節能降碳工作中面臨的突出問題。(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司法局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三)提升產業工人技能

  加強產業工人職業培訓工作的指導和統籌,發揮企業在職業培訓中的主體作用,通過舉辦技能大賽、優秀企業經驗推廣、政策激勵引導等,多措并舉培養一批高素質產業工人,為北京市建筑綠色發展提供人力支撐。(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四)加強社會宣傳動員

  加強輿論引導,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社會風尚,以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宣傳和動員,增強全社會節能降碳意識,形成“我以節能降碳為榮,我以節能降碳為樂”的良好社會氛圍。(市委宣傳部、各行業主管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責任編輯:褚贊贊
分享文章到:
0
瀏覽次數:
】 【 打印本頁】 【 關閉窗口

版權與免責聲明:
       本網站注明“來源:中國建材信息總網”的文本、圖片、LOGO、創意等版權歸屬中國建材信息總網,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建材信息總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無意在本網發布,請在兩周內與本網聯系,本網經核實后可立即將其撤除。
京ICP證040699號-1
因特網信息服務:電信業務審批[2004]885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4070號 廣告經營許可證:京海工商廣字第9990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阳能路灯生产厂家-郑州太阳能高杆灯价格-道路照明智能路灯-河南坤德照明 | 快达物流:电商和微商的仓储物流外包和托管服务-北京快达国际物流服务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 全自动红外测油仪|全自动COD分析仪|BOD5分析仪|昂林官网 | 吉林省新思路教育发展有限公司 | 轴流风机_混流风机_排烟防火阀-德州辰特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聚达|聚达物联|聚达物联科技|杭州聚达物联科技有限公司|www.judawulian.com|智慧社区|数字驾驶舱|智慧清运|智慧工地|邻家小达 | 限矩型液力偶合器_调速型液力偶合器_摩擦型耦合器生产厂家-河南省华升矿机有限公司 | 新零售策划-全渠道策划-品牌营销全案策划-上海韬慧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铸铁型材_灰铁棒_球铁棒_圆铁棒生产厂家★河北起昌精密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托辊|滚筒|聚氨酯托辊|缓冲托辊|尼龙托琨|衡水良龙输送机械有限公司 | 石材雕刻机_墓碑雕刻机_木工雕刻机_雕刻机厂家-合肥沃力数控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宣城安安橡塑有限责任公司| 深圳中安视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深圳中安视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深圳展厅设计_产业园区展馆设计_展馆设计公司_健康产业展馆设计_展厅设计哪家好_华竣国际 | 自动龙门裁断机-四柱|液压裁断机-吸塑裁断机-东莞市源德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深山工作室提供网络投票系统|微信公众号投票|微信公众号小程序|抖音小程序|百度小程序|微信公众号开发|企业网站建设 | 阴_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价格_聚合氯化铝厂家_聚合硫酸铁-巩义市亿洋水处理材料有限公司 | 氯化亚铜_氯化亚铜厂家_衡水丰亿工贸有限公司 | 家具板|橱柜衣柜家具板|木饰面定制|榉木胶合板|防水胶合板|胶合板厂家-佛山吉盛唐朝木业-大坂木业 | 直冷式块冰机|片冰机|块冰机|制冰机厂家|深圳市冰之星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 汽车标签|医疗标签|电子标签|手机电池标签|电脑电池标签|电源标签|耐高温标签|防静电标签|手机出厂膜|手机全裹膜|手机包裹膜|手机卖点膜|热转印标签|遮阳板标签|天势科技|-标签印制专家! | 硬脂酸钡_硬脂酸镁_硬脂酸镉_硬脂酸铝_硬脂酸锌-石家庄中石恒达矿产品有限公司 | 中式婚礼_汉服婚礼_传统婚礼_婚庆公司_云歌婚礼策划【官网】 | 河南反渗透设备,河南纯净水设备,河南软化水设备,郑州EDI超纯水设备,郑州水处理设备厂家_河南江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连续式回转炉_间歇式回转炉_燃气式回转炉_电加热回转炉-长兴博达机械配件有限公司 | 昆明护栏网厂家_隔离栅_围栏网_石笼网「13年生产经验」-云南北辛商贸 | 山东发电机组生产厂家,特种火花塞生产厂家,高压线生产厂家,空气滤芯生产厂家,济南市博盛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 河南电梯公司_郑州电梯公司_河南家用别墅电梯厂家-郑州嘉祥机电设备公司 | 南京人才网_南京招聘网_南京人才市场最新招聘信息 | 科衣洛定制衣柜,书柜,厨柜,衣帽间,电视柜,酒柜,餐厅柜,门厅柜,鞋柜——科衣洛全屋定制官网 | 升降炉|推板炉|创卓炉业 | 一体化净水器-一体化净水设备-集成式|装配式模块化净水设备-山东奕博环境 | 南京文化墙设计公司,南京包装设计制作印刷,南京PPT设计公司,导视制作公司,企业logo设计 | 压力蒸汽灭菌器_脉动真空灭菌器_环氧乙烷灭菌器_等离子灭菌器_广州市科洋 | 陕西锐锋建筑安装有限公司,锐锋建筑,总承包,专业分包,市政综合,劳务,水电钢构,铁路公路,房建,房屋建筑施工 | 无铅锡膏,无铅锡膏厂家,有铅锡膏厂家,高温锡膏厂家,环保锡丝,贴片红胶-东莞市科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首页 网络安全与数据治理(原《信息技术与网络安全》) | 天津印刷_天津印刷厂_天津印刷公司_天津包装盒厂家_天津包装盒印刷厂_七层共挤膜厂家_彩色印刷_画册印刷_礼品盒定做 _七层共挤膜_食品真空袋-欢迎访问嘉联包装官网! | 惠声电子、广州市惠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VBS、VBS惠声电子、VBS公共广播生产厂家、VBS广播功放生产厂家、VBS会议系统设备批发、VBSIP网络对讲系统厂家、VBS会议系统厂家、VBS智能中控厂家、VBS专业扩声厂家 | 微机保护装置_发电机保护_变压器保护_逆功率保护_防孤岛保护装置_光伏发电_杭州继保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 起名字典|宝宝新生儿男孩女孩起名免费网-诗经周易生辰八字取名字大全 | 上海栋彤物流有限公司-可信赖的物流服务提供商 | 中科匯聯承辦,easysite內容管理系統,portal門戶,輿情監測,搜索引擎,政府門戶,信息公開,電子政務